大地神奇的禮物–艾草
2020/09/30 19:45
記者|余成斌 圖|何煌浪、網路擷取地區:台灣台中

想到艾草,身為客家人的我,就會想到好吃的艾粄(草籽粿)、(客家語:蟻粄)。艾草如客家人一樣,不管遷徙何處都能落地生根,客家人對艾草有著獨特濃厚的情感。把這看起來不起眼的艾草視為寶,淋漓盡致的運用在生活上,現在就來看看艾草到底有什麼吸引力讓客家人如此迷戀。
艾草譽為「草中鑽石」,纖維粗、苦澀中帶些刺鼻味道,本身是好香料。菊科植物中,屬於艾屬者約有20餘種,其中15種分佈台灣地區。艾草含有良質的葉綠素與豐富的膳食纖維,以及大量的維他命B1、B2、C與礦物質的鐵、鈣、燐等。醫學研究將艾草入菜食用能促進新陳代謝,也有增血和抗過敏的功用。而艾草葉中含有的單寧酸及精油成份,還具有緩和發炎及收縮黏膜等效果。艾草的使用蘊含了老祖宗的智慧,加上現代人的各項巧思,逐漸在醫療、食品、美容,以及居家清潔方面,有相當程度的應用。
傳統中醫會使用艾草製成的艾灸條,對人體的穴位進行艾灸刺激以輔佐治療用。艾灸用的艾草選用存放3~5年的陳年艾葉製成優質艾絨。陳年艾灸火「溫而不燥,疏通經絡」,燃燒時陳年艾絨熱力溫和,能竄透皮膚,直達深部,滲透力極強。
艾草獨有的特殊香氣具有驅蟲的效果,既天然又環保,它的莖枝曬乾後扭成繩股,燃燒後可以做為驅蟲之用。所以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,一來避邪,二來用於趕走蚊蟲。
清明前後吃艾粄,一年四季不生病,是客家人傳統習俗,艾粄客家人又叫清明粄,是客家獨特的清明節文化。艾粄要道地的客家製作方法才好吃,採野生艾草取嫩葉使用,保留艾草的清香味,口感也跟市面上的艾粄有所差異。
艾草也可以像九層塔一樣剁碎,加入雞蛋、鹽攪勻,放入油鍋煎熟即可,就完成了艾草煎蛋。香氣四溢,非常棒的配菜。
艾草屬於一種天然抗菌消炎的草藥,艾葉本身是溫補之物,還可以煮茶喝,祛除體內寒濕效果,特別是長時間在冷氣房的人。也有長輩拿來泡澡止癢,用途真的很廣泛,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味草藥能像艾草一樣,與我們的生活結合得這麼緊密,因為它不僅是藥,也是食物,是來自於大地的寶物。
稀有和昂貴不代表就是最好,艾草雖不是珍貴的藥材或食品,但充足豐富的維生素對人體很好,我們要珍惜大地賜予我們天然又容易取得的資源,與大地融合在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