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開生命之「鎂」 不可不知道的健康奧秘
2020/11/01 20:13
記者|黃永菁 圖|K5新聞網、網路拍攝地區:台灣台北

鎂是綠色植物葉綠素紫質環中央的原子,葉綠素的系統能將可見光,轉換成小分子,讓細胞能夠利用,把光轉為能量的元素。而植物需要鎂才能產生葉綠素,葉綠素的核心如果沒有鎂,就無法從陽光攝取營養素。由日光、葉綠素、鎂鍊,由動物與人類透過攝取植物進食,鎂可說是生命的起源。
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,鎂是維持人體正常運作的重要礦物質,在人體所有細胞內超過三百種的酶,鎂參與體內多種酵素所進行之生化反應,包括:能量代謝、訊息傳遞、細胞膜穩定性及神經傳導;鎂在維持正常的生長、神經傳導、傷口癒合、肌肉收縮、掌管心臟功能的電脈衝傳導等都是相當重要的,同樣也是骨骼生長及維持彈性的必要元素。
在悉尼˙貝克(Sideny Baker)醫生發表的一篇文章中,完整呈現身體缺鎂的概要:
1、骨骼肌肉方面:可能會感到抽筋、肌肉緊繃、肌肉酸痛,包括背痛、頸部疼痛、緊張性頭痛、顳顎關節症候群、胸部緊繃或不適,讓人無法深呼吸…等。
2、平滑肌與放縮不良有關症狀:包括便秘、泌尿道痙攣、經期痙攣、喉嚨吞嚥困難或覺得有異物感。
3、中樞神經系統受到影響:出現失眠、焦慮、過動、不安…等情形,以及不斷的活動,突然出現恐慌、恐懼症、經前易怒…等。
4、周邊神經系統的影響:出現麻木、刺痛…等其他異常感覺,例如有東西爬行、移動、震動…等感覺。
5、心血管系統受到影響:出現心悸、心律不整、冠狀動脈痙攣造成的心絞痛、高血壓…等問題。(請注意不是這些症狀出現就是跟缺鎂有關)。
如果想從日常食物中攝取,建議可多吃以下食物:1、蔬菜如甘藍菜、菠菜、結球萵苣。2、澱粉類蔬菜如南瓜、紅皮馬鈴薯、皇帝豆、牛蒡。3、海藻類蔬食如紅藻、昆布。4、全穀類如蕎麥、小米、黑麥、燕麥。5、堅果類如杏仁、腰果、胡桃。6、油品如初榨橄欖油、芝麻油、亞麻仁油、紫蘇油。
皮膚其實是個複雜且驚人的器官,就重量而言,可說是人體最大的器官。皮膚透過呼吸、吸收、排泄作用進行人體內外環境的動態交換。雖然皮膚具有阻絕細菌的重要功能,卻具有高度的滲透性。
透過鎂油按摩或泡澡,經由皮膚吸收,是補充細胞內鎂值的最佳方式。若為口服大量的鎂,無法直接吸收其會先經過肝臟,其他影響鎂吸收因素,包括:腸道、或個人藥物…等,消化系統、腎臟的健康程度,都會大幅影響到鎂的吸收。讓我們一起找回遺失的「鎂」好,重設生命的基本參數,還原原廠設定,找回健康的身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