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辰璟用心聽見愛的聲音
2020/12/14 12:54
記者|劉雨欣 圖|K5新聞網、劉雨欣地區:台灣台中

在「台中市109年小小YouTuber比賽」中,恩恩可愛的比手語似的介紹著「很厲害的辰辰哥哥」,並以這支影片拿下了第一名。姜苡恩口中的這位辰辰哥哥是何方神聖? 他就是2018年總統教育獎得獎人-劉辰璟。
辰辰哥哥到底有多厲害? 洋洋灑灑的得獎記錄,囊括了游泳大賽,阿罩霧寫生比賽,亞洲機器人大賽。鋼彈機器人的參賽作品更多次刊登於「Hobby Japan」雜誌。其他擅長的還有口琴、陶笛、扯鈴。辰璟的自學能力非常好,無師自通的除了游泳,還有摺紙,每一樣都很令人驚艷。
看著辰璟與爸爸的相處,像兄弟般親近,笑容燦爛熱情,看起來與常人無異。爸爸回想起來說道: 「不確定是先天的,或是因為曾經從樓梯跌落的緣故,一歲半的時候,在他背後拍手發現沒有反應,才知道耳蝸受到影響,造成聽力重度受損。」
家有聽損兒絕對不輕鬆。一路走來最艱辛的是什麼事? 父子兩人停頓了一下,卻都哈哈大笑: 「沒有耶,想不出來。」儘管如此,樂觀的背後其實是一番努力。面對生命中突如其來的意外,父母必然也經歷了崩潰時期。「除了聽損以外,孩子並沒有和其他人不同」,就是這樣的想法,告訴自己不可以放棄。夫妻倆做好分工,選擇了積極面對。即使正臨經濟風暴的裁員危機,卻也剛好善用補助津貼,展開了親子共同成長學習的歷程。並堅持住從幼稚園開始,每週一次凌晨5點出門,6小時往返高雄的車程去做語言學習,維持長達一年半的時間。其後的語言治療更是不曾間斷。
不同於傳統,沒有選擇特殊教育,沒有植入電子耳,也沒有刻意學習手語和唇語,而是致力在融合教育中學習。啟聰學校的學前教育之後,換了三所才找到合適的幼稚園,而後進入國小,全都不是有特教班的學校。爸爸笑說:「我自己書念的不好,不會要求孩子成績。」用樂活的方式,引導孩子做有興趣的事情,保持想進步的原動力,這是爸爸的心得,也是給其他家長的建議。
在桐林國小期間,有著開放式的學習環境,還有充滿愛心耐心的老師同學協助,因為勇於各種嘗試而培養出各種興趣,在情緒上也自然的有了抒發管道。高年級開始,更在有電機專業的爸爸引導下,學習3D列印設計,接觸電動火車、機器人,和進入鋼彈模型世界,自此鋼彈也成為辰璟堅定"不能放棄"的最愛!
聽力上的弱勢,在視覺上相對敏感和專注,辰璟從小就喜歡繪畫。遇上需要溝通內心想法和情緒的時候,父母常耐心引導他有步驟的透過畫畫來表達。在國中之後,也加入音樂治療的課程,對於心理和精神上都有莫大的幫助。在辰璟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氣質,非常樂觀、大方和穩定。
雖然樂觀愛交朋友,但語詞表達困難,無法跟上對話的速度,在維持朋友關係上極為不易。「閱讀」和「練習對話」是最為吃力和需要每天不斷努力的項目。身為家長,最放心不下的仍是孩子因此受到霸凌或欺侮。這也是辰璟上國中後曾遇到的狀況,讓他難過的趴在桌上痛哭,幸好老師處理得宜,也沒有再發生過。
有著共同的目標,意外帶來的逆向大禮物是家人間的情感反而更好、更有向心力。因為必須面對,養成了正面思考的習慣,堅持和執行的毅力。辰璟爸爸媽媽的家庭教育非常實際、生活化。無論是國內或國外出遊,有機會就讓辰璟自己查找資料,安排路線,由他帶著家人前往。家人慶生,自己做生日蛋糕也沒問題。在日常生活中很自然的建立情感和培養獨立能力。從辰璟一家人身上深刻的感受到,強大的愛與支持的力量,足以讓人克服障礙勇往直前。只要用心,就能聽見愛的聲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