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友票選三家特種菇類農場 好吃到味營養健康
2020/02/23 23:09
記者|莊睿庭 圖|莊睿庭、網路拍攝地區:台灣台北

菇類熱量低、高纖維,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、鐵、鉀、蛋白質。香菇經日曬後轉為維生素D等營養素,素有山珍之王稱號。新鮮與烘乾的香菇各有特色,而乾香菇的營養成分卻是新鮮香菇的8.5倍。南投埔里台中新社佔了地理優勢,擁有了優質土地、水質和氣候,成為台灣菇類產量最大集中地。透過66台灣商展社團的網路網友票選推薦,記者實地採訪了三家最具特色的菇類農場,帶領各位讀者一起來深入其境。
【豐年農場】是埔里知名有機生態觀光農場,成立於1966年。早期台灣香菇以椴木栽培為主,產季一年一次,價格昂貴。創辦人鄭文乾先生心想該怎麼做才能讓香菇量產?價格平民化?於是與中興大學陳大武教授請教合作。1974年後研發以木屑為基底的太空包,開啟了食用菇類菌種的製造和發展,成為菇菌最上游農場。
第二代鄭鈞元先生轉述父親從不懂香菇到研發太空包,開放觀光,陪伴著農場一步步走向企業化。經歷最大的考驗是921大地震摧毀了整片菇園,但繼續堅持發展背負債物,香菇事業才有今天。
身為竹科工程師年收入上百萬的鄭鈞元先生,7年前以陪伴孩子成長為由,決定返鄉投入專業行銷整合。願意為了孩子放棄高薪,如同父親一生的堅持,就是要給子女最好的生活。豐年農場傳承的不只是家業,而是傳承一位父親對子女全然呵護的愛。
【阿亮香菇園】距離新社著名景點〝新社莊園古堡〞300公尺遠,創辦人阿亮40年前與2位同學,相約一同來到新社共同奮鬥,經歷挫折考驗,彼此互相鼓勵支持,至今在香菇產業各有一片天。
阿亮個性豪爽加上夠專業的優勢,讓〝阿亮香菇園〞成為新社全年唯一都有香菇提供的觀光體驗農場。讓遊客參觀旅遊和吃夠好吃的香菇之餘,還可以學習栽種知識吸收新知,大受遊客的喜愛。
【本圃農場】位於南投埔里,堅持傳統椴木工法栽培香菇已36年。當時年輕老闆阿男是一名上班族,好奇為什麼很多顧客都要父母親栽種香菇來賣,加上體恤父母親年老,於是決定協助父母親而投入家業,才意外發現原來自家香菇竟是台灣少有的高品質花菇。
阿男說:花菇成長著實不易,但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候,花菇的變化總讓人有無限的想像和驚喜。之後深深為父母當年的堅持感到驕傲。之後〝樹木上的花朵〞為名創新包裝,結合餐廳行銷通路,把父母親的驕傲推展出去,讓更多華人認識及享用到優質椴木香菇。
椴木與太空包栽培之間的差異是,依照採收時間椴木需8到10個月的時間,太空包則只需3-5個月就可收成。在營養成分上幾近相似,所以太空包已成為菇類產量的主流。在香氣口感上,椴木香菇多添了濃郁的木頭香氣及厚實香Q的口感,吃到的是一份踏實的幸福感。太空包香菇的清香滑潤可口,傳達的卻是另一種簡單直爽的情感。栽培方式不同,依照自己的喜愛來選擇,都是最棒的美食佳餚。
走進校園探訪大學生對香菇的認知與喜愛程度,在100位大學生中,只有50%喜歡香菇,其中以杏包菇和金針菇最受歡迎,素食者對菇類更是偏愛。針對烹調方式則是以鹽酥和下火鍋烹亨最為居多。